首先是網(wǎng)申,然后做測評,參加宣講會,過了一段時間后通知參加第一輪面試。第一輪面試是小組面,12個人,題目比較簡單我擔任的是組員的角色,但是是第一個發(fā)言人,覺得強行做leader做不好會很不好,第一次參加小組面,還是比較緊張的,帶表的同學非常多,timer搶的非常激烈,然后我率先提出觀點,雖然得到來其余人的反駁,反而有來更多發(fā)言爭取的機會。最后的每個人陳述時,后面的同學基本都在重復,我就提出來一個其他的觀點,當時hr就來到我身后看我的筆記來,說不上對錯,但是不是重復總是能留下點印象的。 第二天進入結構化面試,項目總和hr面,自我介紹做了三分鐘,其中被打斷,但是之前梳理來邏輯所以影響不大。其他的問題比較簡單。過了很長時間,感覺沒戲來,然后接到hr電話說加一輪面試,和成本總監(jiān)面的,感覺聊的還蠻開心。
面試官問的面試題: 國外的造價和中國的造價有哪些區(qū)別呢?
答政策上的不同然后分條陳述,比如說招標政策、算量政策,算量軟件等。